新 版 论 坛 使 用 答 疑
搜索
查看: 1456|回复: 5

佛心禅话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12-22 11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注册/登录后可以看到图片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(Register/登録メンバー/회원가입/การลงทะเบียน)

x
佛心禅话1 S9 ~; [5 l3 @( m& \# i+ |3 g
1. 恰恰用心时,恰恰无心用,无心恰恰用,常用恰恰无。
, b' N3 d6 y6 H0 K/ E
2 @& }. Y' H  }2. 自观自在,守本真心。 6 ]8 m' B4 @/ E

+ J0 L# L6 j' w, w3.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,即是真如本性,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。
4 w$ u' w3 {3 z" G. S" f1 ^" F6 I# H  C; r1 G9 }
4.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,只认识一切法之相,故有分别执著之病。 ! e* \' w* B4 k* J# G
; M; X* f3 @  B# R! B
5.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虚妄者,言其是假非真,非谓绝对没有。 # L( S3 v1 W5 J0 h; v: i8 A
7 f& \% q8 r# d7 ?; K
6.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,故名曰妄念,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;或难知是假,任复念念不停,使虚妄相于心纷扰,故名曰妄念,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。 % {2 l1 K5 _  W8 N- e/ s6 f
+ e1 ?1 p+ G& _6 F$ H, X, ~
7.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,皆是空花水月,迷著计较,徒增烦恼。
- _) V* P0 s% d" J2 s5 N& R6 ~, n* c, e( P' T( {3 |
8. 一切处无心是净;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,名无净;得无净时,亦不得作无净想,是无无净。(无净无无净,即是毕竟净。) * x: x7 o) w( R5 @9 ~
  n$ {* U1 ~; O. X. G  O' D' w
9. 与外不染色声等,与内不起妄念心,得如是者名为证;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,名无证;得无证时,亦不得作无证想,是名无无证。(无证无无证,是名毕竟证。) " M; O4 F7 u% F
2 m$ @) u- Z( X2 N) s6 S
10. 若起精进心,是妄精进;若能心不妄,精进无有涯。
% |4 a( c3 T+ o1 w+ f0 E0 h! Y7 }" w5 G3 i2 z6 e! u
11. 一切处无心者,即修菩提、解脱、涅盘、寂灭、禅定乃至六度,皆见性处。
& b3 H: |1 q* Q, ^) X: t' V7 H9 {: U
12. 不以有行,亦不以无行。
- V. h' i8 k4 Q3 k. z
3 K2 W' D4 d5 q( P) W; ?13. 诸行性相,悉皆无常。
1 ^( m! k( S. u# Y8 t/ n- N( y; X6 `. @+ z' v: Q0 ^
14. 诸行是常,无有是处;汝但一切处无心,即无诸行,亦无无行。
1 Q8 C  @4 B/ N& z/ a& ^+ P( |
15. 疾苦在身,宜善摄心,不为外境所摇,中心亦不起念。
* p* n( v& p) N# _6 G; K1 ^
. a) D  x, }+ f16. 参须实参,见需实见,用须实用,证须实证,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。
发表于 2009-12-22 13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说的 好
发表于 2010-4-20 23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圣书!!!!!!!!!!!!!
发表于 2010-5-2 09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保存,很受用
发表于 2010-5-2 10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一句,有或无,或平衡!!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搜 同

GMT+8, 2025-9-20 06:42 , Processed in 0.016701 second(s), 10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